如今,百度搜索引擎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工具。百度該如何成為一家“偉大的公司”,而不是把賺錢擺在位,再次被人們熱議。
楊某在北京開了一家婚紗影樓,職員共有3名,公司租的辦公室一共只有兩間。他說,他的客戶大多是通過百度搜索找來的。從百度早推出的競價排名,到目前的鳳巢系統,他無一例外地參與了。“為了保證點擊率,公司掙的大部分錢都扔給百度了。”被競價裹挾進來的中小企業,在依賴百度存活的同時,也在擔憂是否存在估算系統虛高報價、關鍵詞被他人惡意點擊等諸多問題。
作為在國內互聯網上有壟斷地位的搜索引擎,百度的商業道德和商業規范影響著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。面對批評,百度怎么辦?
在央視對百度存在的問題持續報道之后,8月17日,記者用“百度 央視”的關鍵詞打開百度的新聞搜索,排在前五名的分別是《央視開腔再批百度 網友質疑動機》、《多家機構“CCTV曝光百度事件”發布報告》、《央視抨擊百度背后:新舊媒體的生死博弈》、《央視批百度只是一場鬧劇》和《雞蛋挑骨頭央視猛批百度為哪般?》這幾篇文章。這樣的搜索結果令人感到意外。對于這次報道,出現在互聯網上的應該不僅僅是這些聲音。難道這又是百度的“干預搜索”的結果?面對央視的報道,百度這樣一家“偉大”的公司表現出的卻是一種驚慌失措和不成熟。在被央視報道后,百度想要向外傳達的無外乎是兩個信息:一、央視批評百度動機不純,是因為百度沒有在央視投放廣告;二、央視批評百度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推廣自己的“央視搜索”。然而,媒體主要批評百度商業道德危機、百度競價排名和鳳巢系統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影響等,百度卻始終沒有正面回應。
“幫助別人,成自己”,百度如果不能記住自己的話,必將逐漸失去公眾的信任。